好不容易将小孩们劝走,继续无忧无虑的玩起来,陶姜又在井里碰上了红着眼睛的年轻嫂子,旁边还蹲了几个妇人在劝着。
大伙听见脚步声抬头,一见是她后,刚合上的嘴巴立马又打开来。
“香草,你看看人家陶医生,她跟旗古子的感情好的,那是我们做伯母婶子的看了都羡慕,叫酸那种。可你看她,这旗古子带着大家伙出门挣钱,她不一样的留在村里,每天该看病就看病,没人不舒服就忙活自己的一日三餐,一个人过着自己的。”
一伯母说,其他婶子就点头。
陶姜听着,不由靠近询问,“这是怎么了?”
那嫂子被问的有些不好意思,低了头还不够,还抬手挡脸。
一旁的伯母婶子便替她说了,“你香草嫂子不是去年才嫁过来的嘛,跟你成哥感情好,这不,你哥跟着旗古子出门挣钱了,一去就好几个月的,她一时想不通,心里有点难受。”
陶姜懂了,也能理解,笑着宽慰起来,“嫂子,没事的,等出了这年,你要实在记挂着就上城里看看去。”
她说着又想起什么,补充问道,“哥有跟你说梁旗分他到城里,还是市里了嘛?”
“说,说了。”嫂子这才抬头,怯怯懦懦的回话,“梁旗说你哥先前没盖过房子,就跟着陶顺理他们在城里先学着。”
陶姜果断回了个安抚的笑,“那就更没事了,镇上有到城里的班车,早上八点左右的,坐两个小时就到了。”
“那,那车费得不少钱吧?”
嫂子就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姑娘,别说城里,就是镇上,都还没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小时跟着家里爸妈走的亲戚家,然后就是嫁到这里。
陶姜轻轻的嗯了一声才接话,“一块一个人,可能是有点贵。”
从梅镇那边上城就是七毛,他们这边的班车是从清远镇过来的,上车到城里就是一块,还不管有没有位置坐,都是这个价。
嫂子一听坐一趟车上城里得一块,来回就是两块,再多的不舍都咬牙忍下了,“算,算了,反正他忙完总是要回的,我还是不去了。”
一块钱,她即便是手里有,也不敢花啊。
先不说公婆知道后会不会有意见,她自家爸妈肯定第一个反对,一块钱都能买斤把油盐过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