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三个洋人也磕完了一百个头。
他们可怜巴巴的转头,脑门上磕的血肉模糊,哀求的望着赵传薪:“发发慈悲吧……”
赵传薪走过去,薅住一人头发:“马勒戈壁的,从今往后,再发现尔等洋人作威作福,你们的同伴就是你们的下场,滚吧。”
三人屁滚尿流离开。
周围百姓听说眼前这人就是赵传薪,不由得震惊,议论纷纷。
赵传薪叼着雪茄,扛着枪,看着何刚德:“赵某在运河附近的明园客栈住,派人给送来杀虫药,不要有小动作,否则赵某取你项上狗头!”
他不提,何刚德也肯定会打听。
何刚德面色变幻,没有拒绝,也没有承诺。
他已经服软了,只是拉不下面子。
赵传薪分开人群,一个混入人群中的士兵敬畏的看着他,赵传薪问:“怎地,想打一场?”
那士兵背着枪,躬身抱拳:“不敢,小的怎么敢跟赵先生打,小的素来敬仰赵英雄。”
这些人听说是赵传薪后,可能即便何刚德下令,他们也不敢动手。
赵传薪之名,最近在苏杭、上海一代如日中天。
赵传薪见了,将大衣脱掉,重新套上袍,双手抄在袖子里,带人施施然离开,百姓纷纷让路,士兵躬身相送,谁也不敢阻拦。
……
但是赵传薪的名声,在数则报道面世后,开始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死忠觉得赵传薪在上海领事馆前的一番话言之有理,另一部分人产生了质疑。
《申报》说:兹闻赵传薪斥群生于英领事馆前,掌掴数生,言众生声援乃道德绑架,以告后来者勿为之。赵反对罢课游行,谓此于救中国无有裨益,此论不敢苟同……
《时报》说:牛羊成群,猛兽独行。时下多有诟病赵传薪者,然赵传薪一人之威,即可震慑英、日,哲美森见赵之前,预立遗嘱,已有赴死之心。自今已往,列强生畏,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