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有人欢喜有人绝望。
很快,过年了。
相较于村里别家的热闹十足,宋家,恩,其实也还是热闹。
宋二一家分家后的日子跟从前没多大的差别,毕竟住在一个院子,宋二嫂又很能拉得下脸皮来,可刚可柔,家里短了什么就舔着脸去问老人要,或者让孩子去说。
看在孙子孙女的面上,宋父宋母虽有怨言却基本不会拒绝。
时不时挑拨几句,嗑着瓜子儿看大嫂跟公婆唱大戏。
又能当家又有后盾还不无聊,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心,不亦乐乎。
而真的体会到独自撑起一个家的艰难,是在再次分家后,本来也是一件小事,就大嫂多说了两句,是有点不好听,谁知老太婆就当真了,死抓着不放,一向不怎么管家里事的老头子这次竟直接说分家,不跟任何儿子。
说到这里宋二嫂就是气。
哪个儿子都不跟你特么倒是别天天儿的往老幺那跑啊!
分家了就完全不掩饰偏心了是吧。
老两口有心粉饰太平,宋时也随他们,左右这又不是他的儿,他又不是原渣,别人一家的事跟他有毛关系,他还是该吃吃该喝喝吧。
翻过年。
年饭十分丰盛。
宋大嫂抹了把眼睛,嘴边溢出一声苦笑。
宋大嫂好恨!
就跟老二媳妇商量年饭的时候一定要让两个老的连带着之前的一起掏出来。
见妻子低着头并不言语,他叹口气,“都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再说,我们跟小五本也没什么,小五如今不一样了,他好,咱家也能跟着沾光,建华马上十五了,有个大学生的小叔,他说亲都能说得好些。”说着看向院子外面,喃喃道,“也不知小弟考的是哪里的学校,等他读出来,分配好工作,站稳脚跟,能带带他几个侄子侄女就好了。”
村子也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