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粟特人便是行走于大唐的“胡商”。
他们横跨西域到中原,甚至一度深入西突厥各部,成为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实际统治者。而粟特语也成为盛唐时候的国际语言。③
简而言之,安禄山不差钱。
十一月初九,清晨。
节度军整装完备,在安禄山带领下,敲响范阳城的鼙鼓,开启了西入中原攻下洛阳城的战术。
“清君侧,诛杨钊!”
这一口号顺着节度军口口相传,一直传到了长安。
骊山温泉行宫。
李隆基得知安禄山造反之事时,正与杨玉娘共浴于池中。雾气环绕之下,杨国忠俯身跪在帷幕外。
老皇帝一脸镇定如常:“可惜了,朕叫他入京相见,他称病不来。连安庆宗这个亲儿子与荣义郡主成婚也没露面,看来是铁了心要跟朕闹别扭。”
杨国忠跪伏在外头,听到陛下的用词眉头皱了皱,只一心想着如何为这逆贼定死罪。
遂道:“圣人,安禄山一人闹脾气也便罢了,此番裹挟着整个范阳节度军,私自来中原,可是造反啊。圣人安心,不出半月,臣便为您献上此反贼的首级!”
李隆基对杨国忠很是满意,点头道:“嗯,速胜。”
这对君臣一个比一个淡定,泰然和自大,似乎西入中原的只是一个村屯,而非十五万主力大军,外加驻守范阳、平卢、大同三镇的守备军。
群臣哗然。
张九龄不顾身体,连夜赶来跪在行宫外求见,却被李隆基派人强行送回长安去,连面都没见上。
许是张九龄临走前,一声振聋发聩的“陛下难道要叫我大唐气数亡于此吗”叫李隆基心中有些没底,这才召见了安西节度使封常清。
封常清来长安之前,就被高适引着和七娘见了一面。
七娘特意走了一趟安西,是顾及到八卦中的细节——
“洛阳失守,封常清退守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