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咬牙切齿瞄一眼七娘,示意稍候私下里再与她算账,连忙上前拱手与王昌龄三人见礼。
这里头唯有高适他认不得。
王昌龄便笑着介绍:“这位是高三十五郎,与我同年贡举入仕。他出身渤海高氏,祖父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安东都护高侃高将军。”
渤海高氏,是十六国、南北朝、前隋乃至大唐都活跃于北方政坛的世家高门。
而高侃将军曾生擒突厥可汗,平定高句丽之乱,死后陪葬乾陵,是高氏一门的荣耀。高适辗转多年不得志,却依然未言放弃避世,显然是以高将军为榜样追逐。
这也是七娘说破嘴皮子,都要忽悠高适来岭南的原因。
一个人再厉害,若只有武技,并不足以叫七娘看重。唯有志同道合,才能自然而然发展成并肩的伙伴。
这样的团队,可比为利而聚的鹰犬关系牢靠多了。
无人知晓七娘这些看人识人的小门道。
李白由高侃将军想起一人:“整理州府县志时,我也瞧见过,十余年前岭南韶州府长史高崇文死于任上,百姓沿街恸哭缟素相送。可见高氏一门有将军遗风。”
背负银枪的高适微怔,表情变得越发柔和:“先任韶州府长史正是家父。我记忆里,他虽无祖父一般建树,在任却一直兢兢业业,不敢忘记祖训。多谢十二郎告知我此事。”
几句话之间,大家的关系似乎就拉近了许多。
李白在前引路,邀众人入府相叙。许葭便悄悄拉着七娘落在最后,轻轻揪着她的耳朵责怪:“出去这么些天,也不说给家里送个信儿,叫你阿耶日日担心呢。”
七娘已经与许葭一般高,闻言挎着她的小臂将人顺势搀住:“阿姊就不担心嘛?”
许葭食指点了点她的额头:“怎么能不担心!你比肚子里这个可还淘。”
“等阿姊生下小孩,我是不是也能喊你阿娘了?”
这句直白简单的问话叫许二娘心尖颤了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