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能成为安平基地的居民,留在安平基地外城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针对这一点,莫清雪和智囊团讨论过以后,就发布了新的规则,要求申请的人提供完整的项目计划书。
云秘书那边组织人手进行第一轮的筛选,首先把连商业计划书的格式都不懂的人,以及胡编乱造的人给筛选出去。
这一轮就筛掉了90%的人。
剩余的那些逻辑上成立的项目,接着提交到审核组那边进行二审。
审核组评项目书的可行性,然后把项目发起人叫过来接受评审会。
顾紫苏管理过上市公司,也是审核组的一员。除了她,简晟白、杜飞廉以及石韦明这些在某一方面经验特别丰富的人,都是专家团的成员。
他们并不需要出席每一场评审会,只需要在涉及他们领域的时候才会提前接到邀请。
一套流程下来,又筛掉了一些不靠谱的人。
晚上吃饭的时候,顾紫苏吐槽说:“我以为只有末世前的时候才会遇到简历造假这种事情,没想到这都末世了,还有人来简历造假这一套。”
“咱们公司还遇到过这种人?”
想起这事,顾紫苏还觉得脑瓜子嗡嗡的:“有一次我们招一个海归,他说自己是哈佛的毕业的,我们去确认了
以后发现,他其实是哈佛下面一个延伸学院毕业的。不仅学历造假,工作履历也是各种造假!他去那家公司实习的,结果在简历里面写自己是项目组组长,把整个项目的成果都说成是他自己的,还把那堆套话背的滚瓜烂熟。要不是我真的认识那个项目组的一个成员,还真就被他骗过去了。”
莫清雪又好奇地问:“今天这个又是怎么个离谱法?”
“今天这个更过分,他的一切都是假的!他用的是别人的建立,那个人大概已经死了,这个发起人就改头换面,把对方的履历全部套在自己身上了。大概因为跟原主关系还不错,他还把每一段经历都编得头头是道的。”
这就让莫清雪就更好奇了:“那你们是怎么发现的他简历造假的?”
“我问了他几个专业问题,这哥们卡壳完全回答不上来,主要是我问得也不是多深的问题,如果简历上的项目他真做过,很容易就能答出来的。好了,有了这个头,其他人也问了相关的问题,只要是涉及专业领域的,他全都回答不上来。”
莫清雪给她拿了杯饮料,让她润润嗓子,才问:“然后呢?”
顾紫苏喝了几口饮料,继续说:“开会到一半我就联系石韦明,问他能不能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