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虽是宛县人,但他只是生在宛县,和刘秀一样,他也是少年丧父,早早的就离开了家乡,去外祖父刘氏家中居住,所以才和刘秀自幼相识。
……
平淡的语气,如炸雷一般,在邓禹和朱祐耳边响起,震彻两人心神。
后来更多次改革币制,在无形之中收刮天下财富。
不过按照孙师父所言,现在也确实只能依靠世家豪族,真正的改变要等以后再做谋划。
刘秀却神色未变,依旧淡然自若。
更可恨的是,莽贼又耗费国力,建了数千座寺庙,要求百姓都念阿弥陀佛,用信仰掌控百姓。
宛县的这些豪族子弟,又怎知他早有志向。
宴席结束后,宾客散尽。
三人乘坐一辆牛车,晃晃悠悠的往蔡阳县去。
想起昨日宴席上,蔡少公说刘秀当为天子之后,大家都不相信这则谶言,只当是玩笑,甚至还有不少人打心眼里瞧不起刘秀的出身,嫉妒其才学。
宛县李家,李通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即便刘秀昨夜已经告诉他,说他父亲在常安参与了衣带诏之谋,恐有危险,
有人赞叹,有人感慨,也有人嫉妒,更有人贪婪。
刘秀见识了天下种种,也将天下装进了心里。
他们震惊的看着刘秀,这比听到刘秀说“我志在天下”更加震撼!
牛车晃晃悠悠的走着。
他父亲李守好星历谶记,比蔡少公之流厉害不知多少,早就听父亲说过“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言。
他们已经知道刘秀在常安太学闯出了名声,前不久还写了两部蒙学经典,被大儒国师刘秀称为蒙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