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福默默旁观中。
朱棣从包袱拿出妙云给他准备的一块白布。
这块布可以当做备用毛巾,衣服破了,还可以用来补衣服。
此时的作用就更大了。
把布撕成条,找些鲜草,攥在手里使劲儿揉一揉。
就染成较为鲜亮的绿色。
在按照大家不同的能力,分别在肩头缝上一道杠、两道杠、三道杠。
朱棣得到大家一致认同,喜提三道杠。
八叔、周浪、六叔、四叔还有几个年轻人,经过大家一致商议,佩戴了两道杠、一道杠。
一切准备完毕后,朱棣说道:“接下来路程中,大家就要试着习惯,有问题先找身边带标识的人。”
“如果身边一道杠标识解决不了的,再找两道杠,最后找我。”
这样一来,很多本来其他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会全都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
适应后,效率就会提升。
丘福认真观察同时,也在琢磨,‘这种模式套用在军中,看似三道杠的人,权力还是最大的,可其实不然,很多小事,一道杠、两道杠就能解决,做事权分散了,也就意味着,实权被分散了。’
只有他这种掌握实权的人才会明白。
真正反映实权大小的,不是官位。
而是能管多少事情。
能把多少事情的处置权,握在手中。
很多时候,县官最信任的幕僚师爷,掌握的实权,可能要比县丞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