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早些年咋没有这样的东西呢?圆嘟嘟的,往地上一滚那掉下来的板栗就进去了。”
“就是!那会儿最怕上山捡板栗了,一天下来腰疼的不行。”
“你们那东西只能滚着捡果儿。你看我这夹子,手柄还能调长短,还不重……拿来夹这板栗包多顺手啊!”
“是呢!以前都是用火钳和剪刀的,用剪刀得弯着腰,用火钳,那火钳也重。反正用啥都一样,没干俩小时手掌都得磨破,戴手套也没用……”
“乌兰这板栗园才这么大点,咱这么多人,今儿一天就能捡差不多。过两天我问问他这小玩意儿还用不用?不用的话借我使使。”
“哎哟,咱俩想一块儿去了,我也想问问呢,我家那老林子二十多亩地,前几年打工都没管,今年我也去收拾收拾。”
“咋?你还想卖板栗啊?你家男人不是不在吗?这家伙随随便便百十斤,你扛都扛不动。”
“不卖!谁搞这玩意儿啊,咱市场上现在都没人收了,收那价钱也压的低的很,才两块多一斤,还要挑品相好的……”
说起板栗,大伙儿也是复杂的很。
这东西能赚钱吗?肯定能赚,不赚当地咋有这么多农民种它呀?
可农民又不是傻子,板栗又是嫁接又是施肥还得管理,一整年累个半死,一亩地也就挣千把块,这还没算本钱呢!
相比之下,有条件出去打工的,那肯定是打工挣钱轻松一些。
这不,今天来帮忙的几个,要么是自己打工刚回来,要么是家里有人打工还没回来。
因此说起卖板栗,那是谁也不想干。
板栗又不跟别的果子一样,摘了就能去卖。还得敲,还得剥,完了还得挑,最后还没法储存,收拾好了就得扛着百十斤一袋子送到镇上去……
往年交通不便的时候,农民挣个钱真真是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