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们不解,臣子们憋屈,臣子们……遗憾。
谋反得来的帝位,总有种名不正言不顺之感
当然他们不是在说他们陛下,他们陛下是不一样的存在,他们是在说其他皇子。
臣子们试图盖弥彰。
“仙幕不是多次说了吗,太子只要不瞎折腾,安稳乖觉,总能登上皇位的。”
“与其造反,不如好好监国,无事可做就去长孙皇后坟前哭诉想母亲了,与太宗相聚时多回忆往昔,比作天作地强多了。”
“学魏王看史修书,烧香拜佛,都比造反来得可行。”
主要吧,秦王李世民的反是那么好造的吗?以为谁都是李渊不成?
臣子们笃定。
当然不屑一顾的也有。
侯君集倒是不这么认为,他冷漠道:“前废太子不也曾预备谋反,不过不成功而已,太子要是皆不做反应才不可能。”
“魏王来势汹汹,咄咄逼人,陛下的政变珠玉在前,谁都觉得自己会是下一个开启治世的明君。”
“太子本人那时又有腿疾在身,整日被臣子批驳,心思敏感,谋反,正常。”
至少在他的想象中,很正常。
摆正心态不作死,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做起来可不容易。
【不过很可惜,玄武门竞争上岗不是那么容易的,上一届成功进行政变的李世民是李唐历史上最优秀的政变毕业生,跟随他的政变队伍可是能够打下一个国家,创建一个治世的开国能臣。
哪能容许李承乾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伙子来放肆。
很荣幸,很不幸,李承乾的谋反胎死腹中,血都没溅一星半点,就有人告发了。】
结果很喜人,但李世民脸上一丝一毫的高兴都没有,只余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