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汉武帝想到当时强烈让卫青出击匈奴时的快意和知晓击退匈奴的兴奋与后世的安稳,他缓缓道: “秦亡有穷兵黩武之因,但更多是其严刑峻法治天下,人心未附、百废待兴却急于求成之错。虽说新树不可摇根,幼鸟不可拔羽,但汉朝现如今已经四代经营,怎能说是‘新树’ ‘幼鸟'?</p>
和亲之法可,但只能苟和于一时,终无安宁之日,若下任臣子非你我,怕是中原姓胡,汉人皆为匈之奴。"</p>
朝堂中一时陷入两难之境,无解的情绪在主父偃和严安的内心萦绕,也在远方韩安国、汲黯等良臣的心中萦绕——匈奴不可绝,四十年征战真的只是空耗国力罢了。</p>
折中求之……不可以吗?</p>
【但博主能够理解求和派的想法。</p>
虽然每到国难当头时的求和派都是被后世万人唾骂的那一个,但并不能否认他们的担忧没有错。</p>
匈奴逐兽随草,居处无常,难得而制,汉军若入漠找寻,等找到时也是强弩之末,无力抗击匈奴</p>
br /></p>
求和派的说法极有道理,但他们不知道匈奴是多么残忍的生物。</p>
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外部大族侵入中原大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肉好吃吗?</p>
我不知道,很多中原人</p>
知道,但匈奴人知道,因为他们吃过。女人孩童不分男女皮肤细嫩就是两脚羊,夜间口,白天杀掉吃肉。</p>
没军粮没问题,人就是军粮,还是会自己劳作的军粮。</p>
靖康之耻,上至皇帝宫妃,中至宗室大臣,下至民间贡人,皆□□上身,身披羊皮,脖颈系绳,似羊般被牵去祭拜外族祖先5。</p>
宫妃皇女,宗室民间贡女更是惨烈。昔居天上,珠宫玉阙,今入草莽,青衫泪湿屈身辱志兮,恨难雪,归泉下。那时被掠者日以泪洗面,虏酋皆拥妇女,恣酒肉,弄管弦,喜乐无极5。</p>
地狱之苦,无加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