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我死了??”</p>
本来激动的心如同泼了一通冷水,直接让少年韩信透心凉。他竟然直接或间接死于大恩人丞相和贤君明主汉高祖之手。</p>
沛县的萧何不自觉的攥紧手中的酒杯,口中轻声呢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p>
“嗯?老何你说什么?”坐在萧何身前的刘季疑惑地看向萧何。</p>
萧何看向刘季,半响:“我只是在为大将军的死而感到遗憾罢了,成败皆由一人引起。”</p>
听到这话夏侯婴的面容有点纠结,这仙幕是当着正主儿的面讨论正主的过去啊,也不嫌不好意思,他插嘴道:“不过仙幕也没说这大将军为何会被杀,指不定做了什么。”</p>
萧何掩下眼中复杂的情绪:“仙幕言那将军乃‘政治’痴儿,或许与这个有极大关系。”</p>
虽不知何为‘政治’,但从痴儿和伐功矜能二词,也知代表的是那大将军虽有胸有谋略但脑中却无心机。</p>
汉初三杰,大将军为将才,他为吏才,那不知底细的谋士为智才。文臣谋反三年不中,将士谋反一呼百应。</p>
将军一破楚便被夺兵权,分封富饶之地为齐王也被夺再为楚王,后变为淮阴侯。这未来的汉高祖能做出鸟尽弓藏之事,怕自己和那个谋士也会表现得不慕名利之事或者进行自污之举以减轻那汉高祖的戒心吧。</p>
此时的张良心情也略微有些奇妙,始皇帝死后若真有秦末纷乱,他也当去拥立韩王,复辟韩国,为何会去辅佐这汉高祖?</p>
即使他未来真的辅佐汉王,大汉建立后看到韩信的结局自己会作何想法,继续辅佐还是急流勇退?</p>
【汉氏集团对韩信的杀机来自何方,历史有诸多猜测。】</p>
【汉四年也就是前203年,韩信一举消灭诸侯国仅剩楚国,他自然是威风八面,刘邦则是被西楚霸王围困荥阳,这时候天下局势权在韩信的一念之间。</p>
我们刚刚只说了那时候西楚霸王的说客和韩信的谋士都来劝韩信三分天下,但韩信没应,甚至感悟夸赞汉高祖对他‘解衣推食’。</p>
其实韩信没应的同时,他做了一件事情。</p>
就在汉高祖本就对韩信会不会三分天下无底之时,脑中只有兵书的韩信用清澈而又单蠢的脑子给汉高祖写下了一封信。</p>
/></p>
“用单蠢的脑子写下的信?”天下人思考,这大将军的脑子不是极好,仙幕怎么又说是清澈又单蠢的脑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