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看到石公辅,沉浸在贾琞诗作中,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评判,站了起来说道:“我们的诗会,并非封闭性,而是天下皆知,今日诗作,陛下有旨,要张告天下。倡导文学之风...”
文武对立,大皇子岂能不知,石公辅内心里不希望贾琞这个武将出身的勋贵,文采上胜过纯粹的读书人?
石公辅猛然惊醒,他内心有私,他作为文臣之首,士林领袖,自然不希望一个武将出身的贾琞,成为诗会第一。
然而诗会本身就是公开性的,并不是密闭性的。
今日之事,今日诗作必然要流传出去。
如果他有失公允,必然会被人指脊梁骨。
遗臭万年!
甚至,要是他有失偏颇,让倭奴或者高丽才子胜出,他就是身败名裂。毕竟身为宗主国,大部分人不懂诗词欣赏,但是他们骨子里还是以中原之民而骄傲。
要是让高丽与倭奴胜出,那就是打破了中原之民的内心骄傲。
好坏自有人评,石公辅额头上渗出冷汗:“差一点,就做出错误的决定啊。”
最主要的是,大皇子就在现场。
大皇子作为监督者,代表的是皇帝,作为大宇皇帝,岂能要自己的臣民,在文采上输于藩属国?
石公辅要为文臣争取利益,但是却不是建立在,自己遗臭万年的基础上。
“石首辅,做出你的评判吧。”
大皇子重新坐下,他明白了自己的父皇,派遣自己来的目的。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敢出卖祖宗,出卖国家,出卖民族...石公辅刚才的神情变化,诗会上的表现不积极...大皇子也可以看出,石公辅内心一直都在挣扎。
“还用评判吗?当然是武威郡公这首《出塞》第一!”
“小孩子初读书也知道《出塞》第一吧...”
四周评论声,让高丽骨子里的骄傲被激发,有些愤然的看着四周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