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大昭朝虽然分封亲王郡王,对皇室子弟多有优容,但那藩王的封号并非实封。
以前的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是独立王国,诸侯王虽然对天子是从属关系,但在自己国内是一国之主,享有官员任命权和设立军队权,一旦天子势弱,诸侯坐大,就容易出现弱干强枝,君臣易位之事。
而大昭初立,皇帝分封宗室子弟为王时,一是声明非皇室子孙不封王,绝无异姓王之说。
二是藩王对地方官员和将领无节制任免权,地方官员和将领的任免辖制皆归朝廷所有。
三是藩王直属军队人数不过万,在藩府之外,不领有封地和臣民,无收私自征收税赋的权力,而是由朝廷颁给“宗禄”。
除了藩王直属军队之外,朝廷还派有护军住在在藩王封地,负责保护藩王,亦有监视之责,以免再生前朝那些什么“七王之乱”“八王之乱”的祸事。
若是太子无事,以他的人品威望,诸位皇子自然不会生出二心,早就死心塌地去就藩当个土皇帝逍遥自在。
可如今太子体弱多病,请了无数名医诊治,都无力回天,只说他最多能熬到而立之年,却没说他最少能活多久。
这就让已经成年和快要成年的诸位皇子和他们身后的派系都蠢蠢欲动,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城,无法及时收到消息,更无法近水楼台,先得到父皇的宠信。
所以太子大婚,就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从礼部下聘,到沈家送嫁妆,到今日太子亲迎,每一个细节,甚至连太子乘车和上下肩舆的动作,都被人仔细观察,认真揣摩。
所有人都想亲眼看一看,号称弱不禁风的太子,能不能坚持完成大婚礼制,这一次他没有克妻成功,是不是说明那沈家女的命够硬,那会不会反噬到太子身上?若是太子在婚礼上劳累过度而晕倒,那可就热闹了。
皇后的担心,正是无数人在心底描摹的想象画面。
可谁也没想到,太子接到太子妃出阁之后,竟然大大方方地同乘舆车,虽说在回宫的路上两人分乘金辂凤轿,但仪仗队抵达东宫之后,两人下车换乘肩舆,又在一起。
在肩舆上,太子紧靠着太子妃,太子妃也毫不避讳地扶着他让他倚靠,此举虽不合礼数,却也无人敢非议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对新人大秀恩爱。
瞪起眼看着这一幕的诸皇子和皇亲国戚们,“热闹”没看成,狗粮倒是被塞了一嘴,堵心堵肺,堵得人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