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地界, 关内关外十几州,原本都是中原人,当然很盼望着大齐的王师能打进来。
但大齐这一打就打了快二百年, 连根毛也没打下来, 这么长的时间, 都不知道换了几代人,戎治已根深蒂固。
就算其中还有仍思旧主的,大多数也在北戎和大齐之间摇摆不定,留着就是一个隐患, 所以最好的选择, 就是迁民,使北民入南, 南民入北,彻头彻尾的大换血。
这可不是一件小工程, 光燕平六州大概就能有三十多万人, 再加上新调的南民,几十万人口的大迁徙, 就算是平时都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更何况现在是战时。
崇文帝一想到这就很烦:“要不等战事平定一下, 再想迁民的事。”
袭红蕊却毫不犹豫拒绝道:“不, 快刀才能斩乱麻,如今正是重刀挖疮之际, 一次疼个够, 反而好过一刀又一刀的凌迟功夫。”
崇文帝撑起下巴, 说的倒是很有道理,但现在北面的战事已经够掏空国库了,再单出一线做这么大工程……
袭红蕊安静下来, 沉思了好一会,莞尔一笑:“未必不可,其关键处,在人心二字。”
崇文帝听她这么说,稍微来了兴趣。
袭红蕊抱臂,确实,现在需要考虑很多现实因素,一个决策再正确,再有利,现实条件跟不上都白扯,几十万人口迁移,并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完成的事。
但她现在不一样,她现在有一件最有利的东西,那就是新打下来的六州之地。
要说对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土地了,土乃立身之本,然而对于大齐绝大多数百姓来说,有一片立身之地,都是一件令人奢望的事。
大齐和历朝历代不一样,大齐前所未有的不抑制土地兼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刻意抑制都阻挡不了土地兼并,不抑制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大齐无田百姓非常多。
对于无田百姓来说,能过下去的,就去地主家租田当佃农,或者直接上门当雇农,过不下去的就去当兵。
这也是为什么大齐财政每年都为冗军冗费发愁,大齐摒弃了历朝历代的征兵制,而采用募兵制,以前强制征兵,现在朝廷花钱募兵。
这样一来,有产的百姓不用负担兵役,美滋滋,无产的百姓去军队领低保,有口吃的,至少不是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