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和小满今年家里的庄稼多, 先时收割油菜芦粟和黄豆,拢共一样一亩地,且还收获的月份隔开来, 两人收割着也不觉真的多劳累, 而今十亩地的水田稻子收割,二十亩地的玉米, 简直可以把人忙疯。
两人毫不犹豫的开工钱请人帮忙。
五十文一天还得好菜好饭管中午和晚上两顿。
农忙季节里请人价格贵, 妇人哥儿姑且是这个价格,换做是男人价格还得高十文。
一人掰玉米使劲干能掰两亩地, 杜衡直接请了五个妇人,秦小满负责监工,一天就把玉米给全部收完。
后续的晾晒一应琐事自行完成, 脱粒费工费时的再请了人。
玉米从收割到进仓请人就花了五百文,吃饭那些散碎的钱姑且还没算。
待到收稻子的时候, 两口子又得咬牙请人,虽是人工贵,可是庄稼耽搁不起两个人慢慢的收割。
稻子一熟了就是熟了,时间拖久了会脱落,到时候就自己在水田里去捡稻子吧。
再者是不趁着天气好赶紧收回去,一遭逢雨季稻子晒不干也就废了。
两重压力之下, 就是请人再贵也得花钱。
收割稻子并且脱粒是力气活儿, 男子一天姑且只能收割加上脱粒出半亩地的稻子,但是这是纯靠手力摔打稻子脱粒的方法, 若是用牛在晒场上碾压稻子的话可以省下两三倍的力。
原本要二十个人一天才能收完的稻子,杜衡请了五个人两天就把稻子收割完了。
只不过收割的时间是分开的,毕竟稻子成熟的没有那么懂事,一熟就全部都整齐的熟。
天气雨水受光照等诸多影响, 像是肥田向阳的稻谷就熟的早,稻子又饱满。
而之前他们受灾的大田稻子就成熟的晚,肥田的稻子都黄了,大田的稻子还绿油油的赶着长,两处收割间隔了半个月的时间。
请人收稻子的时候秦雄家里那日没有收割稻子,孙东梅还过来帮忙跟工人做饭,杜衡得空些闲手,跑去田里记录每块田的收成以及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