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家里人支持后, 苏暮便同晋阳等人开始为办女学做筹谋。
她们先做规划,定好要开的教学种类,初步拟定教学做绒花、纺织、刺绣、成衣剪裁等。
这些都是比较适合女郎们做的活计, 可在家做, 也可帮工。
女学的名字就叫女学馆。
因着是带有扶持性质,所以最初的投入肯定是没有盈利的, 先试水看这条路能不能行得通。
这群女郎不缺钱银, 有足够的家底支撑, 且有多余的时间耗费,又有善名在外, 办这样的女学极具号召力。
苏暮擅筹谋,晋阳擅执行,宋娘追求完善, 她们定制好女学的大体框架后,晋阳便差人寻场地。
宋娘看中了长兴坊里的一处荒废染坊, 之前那地方是开的布匹染坊,后来因为一起凶杀废弃了, 一直无人问津。
她们胆子大,约到一起把里里外外瞧了个遍, 都觉得修整后可以用作女学的场地, 一来里头宽敞, 二来租金便宜。
苏暮指着后院的那排破窗户,说道:“这边可做成住宿的大通铺,若有女郎不方便回去,可在这里宿下。”
晋阳点头,“再砌一堵墙隔断,禁止外男入内。”
苏暮:“那边做成庖厨, 中午得有一顿饭食。”
几个女人七嘴八舌就染坊场地一番规划。
鉴于她们之前曾合作赈过灾,相互间有默契基础,又不涉及到利益,都是想办正事做出点功绩,故而大家都是齐心协力为这事操劳,不存在欺心。
能得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谋事,是苏暮在这个时代里最幸运的事。
拍板定下染坊作为女学馆的场地后,晋阳差管事办理好租赁契约。
她和苏暮各自差了几名家奴过来整理清扫,先把场地弄干净后再请木匠和瓦工入场对染坊进行修缮。
这期间苏暮亲自去订了一块女学馆的牌匾。
原本让晋阳写牌匾做模型,她嫌自己的字丑,宋娘的书法也不好看,苏暮更不消说了,于是她让顾老夫人写的模型。
还别说,那牌匾做出来特有气韵,上头贴了金箔,看着端方大气,很有一番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