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个月末, 射箭队组织全员摸底。
三个分队混在一起,按要求每人十支箭, 一组两人同时射, 连续射完换下组,算个人总成绩,顺序由当天现场电脑抽签决定, 也就是说抽完立刻就要开始测验。
“老天保佑, 我不要是前面的,压力太大了。”
刘熠不敢直视讲台投影上快速滚动的人名单, 转脸看见同桌,既佩服又不理解,“你怎么一点都不紧张?”
温随:“没什么好紧张的。”
坐在他们侧后方隔几桌的袁锰看了眼温随背影, 也将视线挪向屏幕。
画面定格,从上到下,花名册每个人名被填入序次。
大家先屏住呼吸看属于自己的数字,短暂的哀嚎欢呼后, 都不约而同关注那两个倒霉的“首当其冲”分别是谁。
“我的天。”刘熠转头看向温随, 侥幸又极度同情地说,“真诚祝你好运。”
抽完签后,三个队陆续来到场地集合,按照顺次, 温随站在最前面。
70米射道场馆格外空旷, 尽头靶面看上去已然很小,而靶心按照标准比赛尺寸直径仅122毫米,无限接近于一个圆点, 要射中它难度可想而知。
“第一组, 1队温随对2队丁言凯!第二组请到设备台准备。”
温随接过裁判手里的弓箭和护具, 这把弓比平时练50米用的要重,根据拉距调整过后,就该上场了。
身旁的对手显然胸有成竹,作为2队队长,丁言凯实力不容小觑。
所以看到抽签结果,队员们才唏嘘一片,甚至有人预言,“完了,新来的要被吊打。”
虽说这次测验不会公开排名,只是教练对每个人情况进行摸底,但实际上大家都看着,现场计分,就是明面上的比试。
一声哨响,按照规矩两人先互相行了个礼。
温随拉弓搭箭,当他瞄准时,隔壁发射道的丁言凯已经一箭离弦,铿的一声中靶,8环。
70米射道8环在他这个年纪算很不错的水准了。
温随第一箭出,仅中5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