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阵前换将, 李隆基是阵前斩将……
其他朝代的人大为震撼,心里感慨:真不愧是第三名,赵构都没干过这事。
【二位忠臣之死, 致使天下人多哀之。而李隆基不顾后果杀掉前线领兵将领后, 发现朝中一时半会竟找不出人来领兵,最后只能启用正在京城养病的哥舒翰。】
隋朝大业年间。
杨广坐着观赏天幕,一动不动,看到这里颇为惊讶地问皇后:“我记得,他好像之前就患了风疾?那李隆基令患风疾之人上战场领兵?”
这能领吗?
——风疾就是中风。
皇后侧过身, 思索之后, 对着杨广说:“或许李隆基认为,统帅不必上战场拼命, 有嘴就行。”
【哥舒翰本已在家养病,听得君令, 不顾病体毅然接任, 前往潼关。】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哥舒翰人虽中风, 雄姿依旧, 其防守潼关半年,固若金汤, 且牵制着叛军主力在陕郡一带,为朔方军进入河北战场提供便利, 使之能够重创叛军史思明部, 斩馘四万级生擒五千人, 获马五千匹。】
【更加重要的是, 在此之后,河北十余郡皆斩安禄山任命的郡守,以迎王师。安禄山治下河北地区动荡不安。】
【而安禄山本人也十分不安,焦躁到对着谋臣发脾气:“当年是你们说我可以反我才造反,现在潼关半年都没攻下来,向北的路径也被断绝,唐军四面围拢,我只有汴、郑数州,这可怎么办!今天开始,你们别来见我!”】
【甚至,安禄山已经动摇到想要舍弃洛阳,回归范阳了。】
【而河北战场内,将领郭子仪、李光弼向李隆基上奏,请求朝廷率领军队进攻范阳,并且叮嘱李隆基,潼关险峻,在里面守关就行,绝对不能轻易出战。】
“一些不妙的预感……”
众人想起赵构,想起朱祁镇,前面两个都有过明明大臣谋略谋得好好的,他们要么不听,要么非要反其道而行的例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