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俞和刘佳林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回到镇上,谢俞本来是想回竹编厂的,但远远的听到镇中心小学那边传来下课的铃声,他抬手看了看时间,正好是放学的时间,便将东西都交给刘佳林。
“你把文件带回厂里,交给相关部门,我就不回去了,我去接岳岳放学。”谢俞说。
刘佳林接过东西,闻言笑道:“那岳岳肯定要高兴坏了。”
谢俞笑了笑,心里却是觉得自己对孩子亏欠良多。
这三年他竹编厂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变好了许多,但陪伴谢照岳的时间却也是大大的减少了。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他为了厂里的机器还出了几趟长差,后来又到了玉凉席的旺季,他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根本就顾不上谢照岳,可以说谢照岳这几年是野蛮生长。
好在谢照岳乖巧懂事,他才能像现在这样轻松。
不过孩子乖巧懂事,也不是做父母的不负责任的借口。
谢俞琢磨着,明年的广交会还是要参加,尽量争取到出口的机会。
与此同时也要趁着这段时间多培养下面的人,总不能什么事都让他做了。
等下面的人都培养出来了,他就只需要坐镇做个决策就可以了。
嗯,争取在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吧。
谢俞来到镇小学门口,将车子停好,左右看了一眼,学校门口有好几个小摊贩,卖着各种小零食,小玩具。
显然,改革春风终于吹到了他们这边,不仅分田到户了,也有人出来摆摊了。
这是好事啊。
听到校门口那边传来越来越繁杂的吵闹声,谢俞收回目光看过去,只见学校的大门缓缓打开,小学生们就像是放飞的鸟儿一样,扑棱棱的往外跑,那欢快的样子叫人看了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谢俞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却始终没看到谢照岳,直到学校门口的人流消散了大半,才看到谢照岳背着书包的身影姗姗来迟的出现。
这几年谢俞赚到钱了,家里的粮食都换成了大米,让谢照岳每一顿都吃上白米饭,还找人换了奶粉票,买了奶粉回来,让他每天喝一杯奶粉,再吃一个鸡蛋,保证营养充足,时不时还买肉回家炖来吃,更不要说糖果饼干,家里是一直都备有的,保证孩子饿了也有东西填肚子,所以谢照岳的营养是很充足的,发育也就比其他孩子快,才 8 岁已经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头,就是身形瞧着有些瘦削。
他此时穿着时髦的海军衫,脚上踩着露趾的小皮鞋,后面背着个大大的双肩书包,特别的鹤立鸡群,毫无疑问的最靓的仔。
谢俞唇角不由得勾起,正要出声叫他,忽地从后面走出来两三个身形比谢照岳还要高大且强壮的男生,两人一左一右的勾着谢照岳的肩,带着谢照岳往旁边小巷子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