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问题还是得原地解决,将人迁走不是个好办法。
很快大臣们就为这件事炒作了一锅粥,沈玉耀也是眉头紧锁,她听了半天,核心问题就一点。
粮食。
因为粮食产量不足,朝廷入不敷出,地方支撑困难,所以冬州百姓绝对不能往别处走。
天灾不管那么多无可奈何,不让人走,很可能就会面临冬州到了冬天,会大批量死人的情况。
火炕或许能救一救,但火炕要烧,那就涉及到柴火问题,入山砍柴不是什么轻快活计,所以柴价很贵,并且入山就有丢命的风险,冬州百姓烧不起。
煤炭或许能解决,木炭或许也可以,但还是那句话,百姓烧不起。
这个时候那个老问题又出来了,没钱。
所以沈玉耀上来就要找棉花,和出海赚钱,没有棉花没有钱,百姓根本没有活路啊。
好在西北互市没白开,沈玉耀勉强算是找到了一些东西。
“冬州总有春暖花开的时候,到时候冬州播种新粮种,此粮种是从南方小国上寻得,孤命人前去查过,亩产三百斤以上,若是冬州能种,再好不过。”
“亩产三百斤?”
几个户部的官员大为震撼,大庄现在的粮食以粟为主,亩产不过两百余斤。
实际上沈玉耀说三百斤,都是往少里说的,毕竟考虑到冬州比较冷,可能种不太好。
“殿下,敢问这南方小国在何处!”
几个兵部的官员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去那小国附近走马溜一圈。
就连曲川的眼睛都亮了。
那个小国有亩产三百斤以上的水稻!
这句话的重点在水稻的粮种吗?不,重点在那个国家土壤肥沃,能种出更多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