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朝上定了丁县令的事后,沈玉耀将调查郑家人如何逃脱死刑的事情交给了大理寺,江朱韬她还是很信任的,以郑江两家的关系,江朱韬绝对不可能是那个放过郑家的人。
接着就是正规上朝,今日上朝主要讲的是春种一事。
在大庄这种古代农业大国,春种秋收绝对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往年皇帝皇后会在立春前后亲自下地耕种。
今年也是如此。
因为各地气候不同,种植粮食不同,所以种地的时间也不太一样,总体来说立春之后就要开始春种了。
别的地方倒是好说,唯独冬州是个问题。
冬州今年太冷了。
沈玉耀很怀疑现在大庄进入了小冰河时期,不光是冬州,去年京城也很冷,只不过温度下降的不厉害。
但一般来说,开春之后,温度就应该开始回暖,但现在冬州还不时的飘鹅毛大雪,人出门就会被冻死,种地?那地比手里的锄头还硬呢!
有大臣提议,“去年大雪,今年还冷,若是真耽搁了春种,就必须得想办法把人往内陆迁。”
要是气温降得厉害,别说种田了,人不冻死就是好的。
沈玉耀明白,现在大庄没有棉花,达官显贵还可以靠动物皮毛过冬,那些贫民百姓,他们手里只有稻草柳絮,朝廷要是不管,那些百姓不知道要死多少。
有人提出解决方法,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迁徙并非一日之功,且耗资巨大,今年冬州恐怕会颗粒无收,接手冬州百姓的州,税收也会吃紧。”
话是实话,朝廷除了赈灾外,很少会往底下放粮,而且很多时候朝廷的赈灾粮,就是将别的地方的粮食,调到受灾地。
若是接收冬州来的百姓,当地的粮库就得空了。
那个时候,别说税收不上来,地方不管中央要粮食都算坚强。
可这份“坚强”背后,很可能会有无数百姓因此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