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有些听不下去了,环顾了一下四周。
他们都喝得红光满面,满嘴油腻,还有的桌上开始划拳喝酒,不亦乐乎。
台上的表演还在卖力地进行着,一旦有美女上场便是满座掌声。
这些邓家的人,在老人健在时看不到半点孝敬,有事都想着推脱。
可到了办丧事的时候,却一个比一个卖力,似乎生怕别人看不到。
“看,我们让老爷子风风光光的走了。村里哪家比得上我们邓家,丧事做得这么上心?还不够表现我们的孝心吗?”
我怀揣着恶意猜度着他们的心思,竟然诧异地发现,似乎很有道理。
隔壁桌还有人在感叹,说邓家对邓友明真是有心了,烟都是发的玉溪,还请了道士来唱丧吊唁。
嗯,邓家人脸上有光了。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叫红白喜事。
好一个“喜盈门”。
我觉得这顿饭吃得很压抑,问起岳父陈朝华,今晚还要来吗?
岳父皱着眉头,说道:“算了,人情到位就好了,不来了。”
我总算是松了口气,觉得这种场合太不适合我了。
有时我都会好奇啊,他们就这么不待见病重的老人,那到了自己半截身子入土那天呢?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竟然有点反感农村了。
可仔细想想,有问题的真的是农村吗?
我喝了一口桌上的王老吉,竟然有几分喝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