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不受大顺皇帝李自成重视的文臣策士,一个是在大顺朝廷毫无存在感的偏将,现在二人都归了大明,殊途同归,不能不让人感叹!
不同于顾君恩的满腹感慨,刘能则笑容满面,施展八面玲珑的手段,对着郝摇旗连声赞叹,夸赞他在湖广大军溃败之时能够全军而退,不愧是受到齐国公看重的骁将。
郝摇旗被夸赞了连连摇头,笑容充满了苦涩,他之所以能够全军而退,不过是见势不妙抛弃了陷入重围溃败的何腾蛟部,根本没有好夸耀的地方。不过从刘能的言谈中,他明白了齐国公陈越的心思,对他以往的行为,陈越并未太过在意。也就是说,荆州之败二十万湖广军全军覆没,陈越并没有把责任归在郝摇旗身上,这让郝摇旗心安了许多。
对于荆州之败,郝摇旗以为责任并不在自己身上,是何腾蛟的自大没有察觉到西贼的奸计中了埋伏才导致的溃败,是何腾蛟无能,十多万大军竟然连五万西贼的进攻都顶不住,可谓无能。而自己却是在荆州顶住了李过等部半个多月的狂攻力保荆州不失,在何腾蛟到达荆州后自己也带兵出城对顺军进行了夹击,只不过何腾蛟溃败的太快自己也无可奈何。
所以荆州之败,郝摇旗自问自己做了能做的一切,责任并不在自己身上。可问题是自己不过是一介降将,何腾蛟却是一省总督这样的方面大员,论身份地位完全不对等。现在何腾蛟死了自己还活着,大明朝廷会不会把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到自己头上,再杀一儆百!
对此,郝摇旗心存疑虑,这也是他不听郑森的调遣拥兵自重的原因。实在不行,便举兵脱离大明朝廷,有着手中的军队,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大不了重回大顺或者投奔张献忠的大西军。这便是郝摇旗内心的想法。
而现在,顾君恩和刘能联袂而来,却让郝摇旗感受到了陈越的诚意,原来,齐国公陈越还是信任自己的!
进入钟祥城,众人寒暄之后,刘能送上了陈越的亲笔书信。
看着信中陈越亲热的口吻向自己问候,郝摇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而对陈越的指示,他当即表示听从,愿意听从齐国公的吩咐,按照陈越的命令行事。
“我即刻便带兵离开钟祥,向汉阳进发!”郝摇旗肃然道。
“倒也不用太急,长沙兵备道堵胤锡发兵攻占了长沙岳阳,西贼张定国正在应付堵胤锡的大军,一时半会不会从武昌顺江而下,还有的是准备时间。”刘能笑道。
“明白了。”郝摇旗道,有着充分时间准备当然更好。
“刘能兄弟,顾先生,不知齐国公这次出山,是单纯的解大明朝廷之危,还是?”郝摇旗试探着问道。
半年多以前,陈越歼灭了满清两路大军,却因为父守孝离开了朝廷,使得局势短时期翻转,平南军以及一众从属于齐国公的势力受到了重创。郝摇旗虽然为受到牵连,可是被发配到荆州乃至荆州之败,很难说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对陈越一系的文臣武将们来说,陈越是否在朝廷中立足关系着他们的前途乃至身家性命,他们不愿看到陈越被再一次的搁置闲用。
“大明之疾已经病入膏肓,唯有齐国公能够收拾这破碎的天下。搁置闲用?且不说齐国公怎么想,且得先问问东番岛数十万军民齐国公属下十万将士答应不答应!”刘能一收脸上的笑容,傲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