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离得稍远一些,郑森比堵胤锡晚两日接到的圣旨,而接到的却是接连两封。
接到崇祯赐姓的圣旨,郑森激动的难以自持。
“陛下的恩德郑森,不,朱成功铭记在心,朱成功必然会奋战沙场,不负陛下所托!”郑森向着南京方向连连磕头,指天发誓道。
对郑森来说,这几天简直度日如年。福建失陷父亲阵亡的消息传到了襄阳,郑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经营十多年的郑家,在福建可以说根深蒂固,竟然失败的这么迅速,这让郑森如何能够相信。
可是,来送信的却是郑芝豹派来的人,带着郑芝豹的亲笔书信,不由得郑森不相信。
看到信的当日,郑森痛的昏厥了过去,醒来之后一直流泪不止。
信中,郑芝豹告诉郑森郑芝龙生前的猜测,福建艾能奇叛乱的内幕,把对王寅、对齐王陈越的怀疑告诉了郑森,这让郑森简直不敢相信。
一直以来,郑森都把齐王陈越当做英雄,实在不敢相信陈越竟会干出这等阴险的事情。
这件事到底真的是陈越的阴谋,还是只是父亲的猜测?若是陈越的阴谋,那事情就真的大了。陈越既然背后支持叛军作乱,必然有着谋朝篡位的野心,若是陈越造反,这天下还有谁人能敌?若是陈越造反当了皇帝,自己的仇此生也无法去报!
郑森身在襄阳,距离北方并不算太远,他知道齐王陈越的手下余枫、金鑫等将正带着军队和顺贼李过作战。若是齐王陈越要造反,其哪里有功夫去对付顺贼?
所以,对郑芝豹送来的信中内容,郑森很是怀疑。
无论如何,都必须把这事弄清楚。无论如何,都得替父亲报仇雪恨!
书信中,郑芝豹把福建的危局郑家的危机统统告诉了郑森,那一刻郑森归心似箭,一心想着回到福建,带领郑家余部和艾能奇作战,为父报仇重振郑家。
可是,他身为襄阳巡抚,有着守土之责,没有朝廷旨意他根本没法离开襄阳,除非以后他不在大明官场混。
所以,来自朝廷圣旨对郑森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而崇祯的赐姓赐名更是让郑森铭感五内。
和郑芝龙这种海盗不同,郑森却是标准的读书人,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教育,拜的是大儒为师。所以郑森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是圣人门徒,天地君师亲,在郑森的心里,君的地位还在亲之上。
所以,在另一个时空,在郑芝龙投降满清之后,郑森悍然和父亲决裂,举起了大明的旗帜,不是郑森有野心,也不是郑森不顾亲人的性命,而是在他心里,朝廷天下远比父亲亲人更加重要。
所以,在大明疆土几乎全部陷落以后,唯有孤悬海外的东番岛,还打着大明的旗帜。所以,能力且不说,郑森对大明之忠心无人可以怀疑,他对得起隆武帝赐姓的恩典。而现在,崇祯的赐姓同样让郑森心情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