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的念了半个小时, 赵青竹才把状告完,对姜王恭敬的说道:“以上官员的名单,我已经写成了奏章, 早朝过后,我就呈给王上。”
这个时候,刚刚被念到名字的大臣,就准备站出来替自己辩驳,“臣从未……”
“别说了,这名单上一百多个人,一人说两句,我就没处插嘴来, 你们自己去找王上自辩吧。”
他是有多想不开,才会一个人和一百多个人吵架, 赵青竹昂起下巴,说道:“新法都议论了几个月了,你们若是放在心上, 早就该自查, 何至于等到现在。”
真正的聪明人,诸如左相和御使大夫几人,一看苗头不对, 就主动的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干净。
无用的门客直接遣散, 能力出众的就留下, 自己替他们交人头税, 家里的奴隶也好好清点过, 没有虚报瞒报。
按照姜蓁的说法, 人口是国家的财富, 奴隶也算在其中, 可以惩罚但不能随意打杀,第二年清点人口,交税的时候,无故死去的奴隶,会让主人多交一笔重税。
正是因为奴隶和门客都有相关的严苛律法,所以稍穷一点的贵族,都不敢养大量的仆从,也不敢组织什么射杀奴隶的娱乐活动,这税太高了,他们玩不起。
觉得养太多奴隶麻烦,很多人就把奴隶转卖给了官府。姜蓁是不怕人多的,总能给他们找到活干,所以全都欣然笑纳。
但这个世间能敏锐察觉规则变化的聪明人很少,更多的还是随波逐流,连自己为什么错了都不知道的人。
姜蓁被罚苦役的事,给大家敲响了一个警钟,但时间太短,他们回家自查也查不出什么名堂。
更别说有些事情还不是他们自己做的,是被家人连累的,这更是无从查起了。
他们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但赵青竹知道啊,论对新法的熟悉,除了姜蓁,没谁能比得过他,所以这次找茬,赵青竹一找一个准。
被弹劾的官员都没敢拖延,下朝之后,就立马把自辩的奏章写好交了上来,能解释的就解释,有石锤没法解释的就诚恳的道歉,并且保证以后会好好改正。
现在新法只是试行,等正式确定的时候,他们会全部改好。
“这上百份的奏章,看得我头疼,还是阿蓁你来看吧。”现在的奏章轻便,没有竹简那么累胳膊,但姜王看着也累得慌,胳膊不累眼睛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