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六年。
三月。
吏部侍郎院。
风和景丽, 花木扶疏。
姜沃从敞开的窗中望出去,就见在院中专注侍弄花草的王神玉。只见他官服外套了一件麻布衣, 显然是很有摸鱼经验。
若是一时圣人有召, 或是要见其余朝臣,有这样一件外罩衣,就不怕不慎弄脏了官服失了官体。
这几个月来, 王老尚书带着姜沃如何忙贡举事,王神玉就如何忙修整院落事。
要不是交代给他的吏部公务, 王侍郎都卡着老尚书的标准做完了, 王老尚书真的很想像修剪花草一样,把这个不省心的侄子大大修理一番。
*
此时此刻, 姜沃临此春光,在满院清幽花木香气中,于‘金花帖’上端正写下自己的名字。
所谓‘金花帖’,算是朝廷发给考中进士的‘录取通知书’——
时有制, 进士登科, 朝廷将发‘金花大帖’以做表。
金花帖之所以有此名, 是因此帖以官中特制的黄花笺制成。
也只有进士登科时, 才有能用一回的荣耀。
金花帖内,是吏部官方认证的进士登科的吉报, 又有吏部大印、考官的押字于上。
姜沃作为副知贡举, 在留出给王老尚书押字的空白后,在今岁的二十张金花帖上一一写下自己名字。
作为考官写下名字, 是有缘故的——
中榜的学子需亲自登门拜访金花帖上所书‘知贡举’,口称门生, 拜谢座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