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娘担心这个,一听只他们哥俩过去,就怕吵闹起来,动了真格的。
“咋娘说带着契约,县里不是有衙门呢,要是真有事,衙门口也好说话。”
“对了爹,”她倒是想起来,这几年于景的铺子开的广了,要是没记错,那边的县里也有他们的人,“我小舅的铺子那边也开了,有门面,你们到了直接过去就好。”
“吃喝住宿都让那边的人安排,那里的掌柜应该和县里人员多是熟识,要是村子里真吵闹起来了,招呼一声,人也多,也吃不了亏。”
“那敢情好,敢情好。”
她娘高兴,有熟识总比一个都不认识要强的多,宽心是能稍微宽心些,但还是放不下。
“你小舅的铺子还开到那边去了?”她爹问,还有些不信。
“嗯,”她点头,“也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一点点的就开过去了。”
开的每一个铺面于景信里都会和她说的,位置在哪,掌柜的是谁,每年的帐是多少,她都知道的。
说到这,她赶忙回屋,拿出自己的小箱子,从里面掏出一个小玉佩,很简单的玉佩,样式也不新奇,不起眼。但这玉佩只她和于景一人一个,但凡德正的铺面的掌柜的,都认识这玉佩。
见着玉佩,就等于是见着他们了。
“爹,”她把玉佩小心的放在手上,箱子锁好,回了东屋,把玉佩递给她爹,“这个你收好,去了那边的县里,看着德正招牌的铺面,直接找掌柜的,把这个给他看一眼,就说你们过来办事,他们会招待的。”
“要是有啥需要,尽管和掌柜的说,但凡能办的,都会交代下去。”
她爹接过玉佩,冲着小煤油灯就看个不停,她娘也凑过去,有些半信半疑,“这么好使?”
“当然了,”她笑,“但只掌柜的认识,而且也不会多话,你们就吃住着,要是没的差乱最好,要是和那边吵闹起来了,也有熟识帮着点。”
她爹刚要把玉佩收起来,她娘就拿过来了,“不是还有两天呢吗,我先替你收着,这东西放你身上我总觉得不放心,等出发了,我再给你。”
“你可得好生拿着,千万别丢了呀。”
她娘好个嘱咐,不但嘱咐东西不能丢,还好个嘱咐出门要多长个心眼,脾气也不能太坏了,毕竟是人家的门口,加上祥瑞也大了,自己能拿主意了,管的太多,也怕以后落下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