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离我家还真挺近的。”
田隽推开厚重的大门, 回头招呼人进屋:“有多近?”
“走路应该不超过半个小时吧。”商蕊蕊提着裙摆跨进门槛。
“那是近。”田隽点头,余光扫到小姑娘拿下帽子扇风的动作又道:“那等下咱们骑自行车去你家。”
商蕊蕊眨了眨眼:“你家里有自行车?”这人不是才来北京几天吗?
“嗯,我大姑送的。”说到这个, 田隽的面目明显柔和了不少,不止自行车,屋里床铺家电,全是几个姑姑们帮忙置办的。
这么说也不对,严格说来,就连房子都是姑姑们给的。
商蕊蕊有些羡慕,这样的亲戚关系她很少见到。
不像她家...想到那些个莫名其妙攀附上来的远房亲戚,她晦气的甩了甩头, 转而打量起庭院。
怎么说呢?
雕梁画栋、古朴雅致,精巧簇新的有些出乎了商蕊蕊的意料。
听青青姨的意思, 这座四合院是田隽自己买的,她本以为只是很普通的民房。
却没想到,亭台、楼阁、古槐、紫藤等样样不缺, 样样精巧不说, 居然还是座两进的院子。
作为本地人,再加上家里这样的房子有好几套,所以对于房价商蕊蕊还是很清楚的。
这样的地段, 这样的配置, 起码得两万以上了。
虽说八十年代初, 全国各地都冒出了万元户, 但那也只是少之又少的个例。
寻常家庭别说拿出上万块, 就是一千都费劲。
“房子是二姑帮我张罗的, 去年就买了, 翻修了小半年, 我也是前天才知晓自己有了套房子...我那点工资肯定不够,二姑补贴了不少。”看出了小姑娘的疑惑,田隽主动解释。
虽然二姑说用的是他的钱,但田隽并非不食烟火,哪里不晓得姑姑们贴了大头,简直是把他当儿子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