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天还没亮,邹彦眸光清明地睁开眼。多年的训练让他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就能在需要的时刻醒来。
因为计划在这里待上几天,邹彦没有像上次那样来去匆匆穿一身军装,而是另带了两件常服。
“麻烦称两斤肉,谢谢。”邹彦把肉票递过去。
卖肉的老板顿了一下,麻利地割下一条肥瘦相间的肉。老板过了一下秤,少了点。瞄见邹彦衣着整洁文质彬彬,不像难缠的样子,他果断割下一小块瘦肉搭在一起。
油票供应有限,顾客喜欢买肥肉回家多熬点油,所以老板舍不得用肥肉补秤。
他把肉用草绳穿好递给邹彦,瓮声瓮气地说:“斤两正好。”卖肉的人中气足声音大,惹得邹彦被前排顾客羡慕、被后排顾客怒视。
桥明县的标准是每人每月供应一斤肉票。这一斤肉县城居民们要精打细算分几次吃,有时候还得留一点预备着来客人。
前排顾客羡慕邹彦能一口气剁两斤肉回家,后面的顾客早早起来排了好久的队,生怕因为邹彦多买一斤轮到自己就没了。
邹彦转道副食品店。
他买的东西不少,糕点、蜜枣、罐头,加上肉正好凑齐四样礼。
店老板是老生意人了,有眼力见儿得很。见邹彦又年轻模样又俊,穿得十分正式,还备了四样礼,主动搭讪:“这是去丈母娘家?”
“嗯。”邹彦点头。
干这行的有眼高于顶态度不好的,也有爱说话的。老板并不介意这个年轻人性子冷,一边用油纸包糕点一边乐呵呵地说:“去丈母娘家讲究可多嘞。勤快着点儿,眼里要有活,看到能做的事情就主动做。”
见这冷脸年轻人好像听进去了,老板颇有成就感,把糕点递过去继续道:“老话说礼多人不怪,你买的东西多,你丈母娘肯定喜欢。再照我说的勤快点儿,保管没有问题。”老板拍拍他的肩膀。
邹彦接过糕点道:“多谢,等结婚再来贵店买喜糖。”
“那我可等着了!”老板脸上的褶子笑出了花,见邹彦提着肉不方便,他又道,“喏,今天高兴,给你张油纸,把肉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