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康熙正把玩着胤祺的抽匣,若有所思, “让达善来一趟。”
达善所负责的造办处, 是内务府的下属机构,负责宫内各种器物的匠造,之前的拼图、积木皆出自他们之手。
梁九功让魏珠跑了一趟, 将人请了过来。
“奴才达善恭请皇上圣安。”达善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 长脸方颌骨,小眼高鼻, 咋一看, 好似面皮底下支了个木框子, 他一进门便磕头行礼。
“朕问你,前些日子,宜妃是不是让你做了抽匣?”康熙问道。
“回皇上的话,确有此事。”达善回答道,他满头雾水,摸不清皇上宣他所为何事。
“图纸可还在?”
“在的, 就在养心殿冬暖阁收着在呢。”达善回答道。
“这抽匣是否可以用来装折子?”康熙转而问道。
原来为这个事情?
达善松了口气,“自然是可以的, 奴才听闻前朝末便有给密疏加锁的工艺。”
“你现场画个图纸吧, 就……参照宜妃那个。”康熙说完, 又补了一句话, “上面的图案不用了。”
达善愣了一下, 才想起来皇上说的是五阿哥的画像, 道:“奴才遵命。”
魏珠呈上来一套笔墨纸砚, 搁在一旁的案桌上。
达善立于案边, 仔细勾勒草图, 幸亏他还记得图纸的内容,抽匣长八寸八分,阔四寸四分,高一寸五分。
如果用来装运奏折,必得符合皇上的身份,里衬附上上一层黄绫,匣口设有铜制小锁,双方各执一把钥匙。
半刻钟后,达善搁笔,梁九功接过图纸呈给康熙。
康熙反复查看,在脑中构思实物细节与大小,又拿着奏折比划两下,才满意地点头,“甚好。”
“依奴才之见,若是封装折子,最好是在奏折外面再套上皮套,做两层套盒。”达善拱手说道,匠造御用之物多年,于细节方面,他思虑更为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