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华很清楚地察觉到了温夫人的态度变化。
上回她去江公府, 江家明显是把适龄的男孩子都推出来,把他们的优势都摆在明面上, 任林家去选。
想要辈分高、地位尊贵, 有江明越。
想要家中人少自在,自己能当家做主的,有温澄。
想要多留几年女儿, 晚些再送出阁,还有江纯定。
至于江纯辉, 和前面三人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大约是凑数试试的。
但今日, 听她明确说出“只希望将来他们夫妻能彼此一心一意,忠贞不渝, 白头到老”后, 温夫人再没提过江明越, 改为专心推荐温澄。
很多话不必明说,大家意会即可。
宁安华不是非要皇后兄弟做女婿,还要看黛玉自己喜欢和林如海的意思。再说, 江明越的确出挑,可比他还出挑的少年, 宁家就有一个, 也没有稀罕到为他改变原则底线的地步。
温澄的个人条件并不输江明越。若黛玉看他顺眼,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若黛玉没看上他, 日子长着, 再挑就是。
瞥见那个叫碧月的丫头回来了, 宁安华会心微笑。
温夫人让江明越别表现得太好也是好事, 免得黛玉欣赏他, 江家却无意, 那才是不好。
她又翻了一遍面前姑娘们做的诗。
席上无有不通诗书者, 不会作也会评。众人公评,黛玉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江纯薇居第二,青儿第三。
江纯岚和瑛儿落第,一人罚一杯酒,还暂存着没喝。
不用事先透题,黛玉果然也是第一,她准备的彩头就好像成了专给自家孩子的。瑛儿又小,不宜饮酒。正好让她有了借口,把男子们叫过来,让黛玉细细的看。
对岸席上虽摆着满满的酒菜,却只有宁安硕一人慢斟细饮。
余下六人,或凝神沉思,或奋笔疾书,或搔头叹息,连张如琢、江纯毅都在认真作诗。
卢芳年与云氏年龄相仿,便打趣道:“你们猜,江大公子是为了彩头,还是怕在爱妻面前落人下风?”
云氏“哎呀”一声,红了脸笑道:“既是宁夫人出题,他怎好不用心?并不与别的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