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西知道李成杰会卖个好价钱, 心里估算着大概是一百多一个,但他并不觉得吃亏,一是甲鱼这么大是福窝的关系, 二是李成杰尝到了甜头,不会这么轻易地放弃大甲鱼的生意。
但这个月杨继西还是想更新米, 家里有粮, 这心里才不会慌。
在供销社买了二十斤大米,而且是最好的那种,接着去割了两斤肥肉,买了一条鱼, 这边往回走。
孙桂芳听了杨继西的话, 大概九点半左右知道他快回来了, 便找杨二爷爷和杨继康去村口等人, 杨继西一个人先过来,然后让他们去林子里帮忙背红线。
“这么多?他们走了?”
杨继康以为是有人帮着送过来的, 看了看还有一个背篓得下一次趟过来呢。
“走了, 没事儿, 我用布袋装好, 横着放背篓上也行。”杨继西已经拿出一个大布袋,往里面装红线, 杨二爷爷他们也过来帮忙。
空背篓则是被杨继康提着,今儿早上有些下雨,所以杨继康并没有去上工, 杨二爷爷则是老早就把活儿干完回来等着了。
等杨继西到家的时候,之前就得到口信的杨幺妹已经在家里了。
本来杨二奶奶在去孙家告诉孙桂芳怀孕的事儿时, 便也去了杨幺妹家, 结果平安生病了, 杨幺妹正照顾孩子,抽不开手,这不,孩子健康后,她才得机会过来。
把红线全放在新房子的堂屋里,接着杨二奶奶用干净的竹箕把红线晾着,毕竟有毛毛雨。
结果发现红线都很干,没有什么问题。
“就两位嫂子那一个人是3块6毛,多出来的就放在一旁,给她们下次发钱,不算到我们钱里面了。”
杨继西说。
“行,减了几分?”
杨二奶奶问。
“两分,”杨继西道,“现在八分一个了。”
“那也不错,”杨二奶奶笑道,见他还买了鱼和肥肉,而杨幺妹也在家,正好可以做来吃,正要去做饭,杨继西拉住她。
“娘,还有个玩意儿,我放在后屋废弃的水缸里了,那玩意儿有点大,等两天炖了,给家里人补补身体。”
“啥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