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写的这篇文章算是好的, 接下来几人不知是完全记不住了还是承受不住这种压力,竟跟曹旺一样,一个字都没写, 交了白卷。
这也不稀奇,乡试总共分为三场, 一场三天,为防止考生作弊, 吃喝拉撒都在考场中, 一场考试有好几道题, 内容涉及四书五经、策问八股等,内容繁多。总共有十几道题,哪怕提前知道了答案, 要将这些全部背下来都不易,所以更多的人是采用小抄的办法, 交白卷的,很多便是想方设法夹带了答案进去,直接抄的。
因此,哪怕随机抽一题,他们很多人完全记不住当时写了什么。
这次庄宏盛不用对比了,直接宣布这些人作弊。
特意来围观的读书人看到这一幕, 气得牙痒痒的,有些甚至抛弃了读书人的斯文, 学起了市井做派,拿烂菜叶子丢这些家伙以示不满。不少来看热闹的市民, 还对他们指指点点, 骂这些人不要脸。
庄宏盛拆开最后一份卷宗时, 愣住了。
周嘉荣见他久久不说话, 轻声问道:“庄大人,怎么啦?”
庄宏盛将今日答的那道题递给了周嘉荣:“三皇子,您过目。”
周嘉荣狐疑地接过同一道题的两份答卷,仔细阅读起来。这两篇文章,字迹完全一样,不过遣词造句的方式却风格迥异,一看就不是同一人写的。
不过这不是让他们吃惊的地方。令周嘉荣意外的是,今日现场所写的这篇文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而且非常贴合陈述的时政,逻辑缜密,挑不出一丝毛病,比卷宗中封存的那篇写得好多了。
也难怪庄宏盛会将答卷给他看。
周嘉荣找到答卷上的名字,看向最后那名穿着青色长衫,个子有些矮,低垂着头的书生:“你就是窦元?这两份答卷,都是你写的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不起眼的窦元,甚至有书生窃窃私语:“真没想到窦元也会作弊!”
“是啊,莫非他以前的成绩也是作弊而来的?”
……
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质疑声音,窦元的脸色又白了一些,他站出来,拱手行礼,苦涩地说:“回三皇子殿下,今日这份才是小生写的,乡试的答卷是……抄的!”
一片哗然,大家都震惊地看着他。
窦元对上这些吃惊、不解、谴责、厌恶的目光,拱手作揖,郑重地说:“窦某确实作弊了。自乡试以来,窦某心里始终不安,深感后悔,当日不该因为一时紧张,对自己没信心,便鬼迷心窍,走上了歧途。今日,窦某甘愿受罚!”
认识他的人听到他这番忏悔,都很是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