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急切,皇帝也急切,政事堂更是加速催办。
祝缨还好,动静不大,郑侯是要带着援军走的,兵马一动,消息就瞒不住了。也因为要调动兵马、粮草,郑侯动身比祝缨还要晚两天。
祝缨走前,先在自己家里将在京的南士邀来一同吃个饭,将赵苏安排在了自己左手边第一的位子上。
赴宴的人事先隐约都听到了些风声,尤其是与卓珏关系好的人——这小子这两天被调走,收了行囊。
卓珏的脸上微微泛一点红光,他到京城的日子不长,对晋升之事本不抱太大的希望。上京就知道了,普通人入仕之后,想进一步难如登天。但这一次,祝缨给了他机会了,把他带走了!
以卓珏从顾同那里获得的信息以及最近所见所闻,祝缨给你派活,一定会有回报。
卓珏对往北方险地没有丝毫的抗拒!
祝缨道:“我将启程北上,苏喆、卓珏他们几个随行,京城府里赵苏看家。”
赵振问道:“那咱们有事儿,还到府里来商议么?”
祝缨道:“他会暂住在府里。”
赵振道:“好嘞!知道了。”
苏喆对赵苏眨了眨眼睛。
祝缨这顿饭是为了安排自己北上之后在京南士的事务,让赵苏“看家”,就是指定了他是自己离京期间日常事务的代理人。此外又有一些叮嘱,譬如谨慎之类,不消细说。
卓珏当晚就先在客房里住下,到时候与祝缨一道启程。
次日,金良率先找了上来,询问祝缨安排。
祝缨道:“咱们已经耽搁好几天了,须尽早启程,早一天到,也能早一些安置百姓。听说北方很冷,越晚越不好干事。等我将户部、吏部的档看了就走。”
金良问道:“那是什么?”
祝缨道:“得有个数啊!”
北地四州,虽然档案上写的都是官样文章,大家也都知道这些官面上的数字与实际会有些出入,但是基本情况还是得从这些文档上面看。此外又有官员履历之类,到了北地,是得同这些人斗智斗勇的。
祝缨将户部、吏部关于北地的档又粗略看了一遍,便匆匆向皇帝辞行,带上了人,马不停蹄地出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