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收复东南台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是宣德帝还是李俏俏,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
岭南水师提督施金逸和康源昌一样,同是宣德帝心腹一样的存在。从某中程度上来说,他甚至比康源昌更得圣心。
这一点,从他的驻地就能看出来。
因为在各水师提督眼中,岭南并不等同于偏远,而是近似于战功。距离东南台岛越近,越是说明宣德帝有意让施金逸统领征伐。
施金逸在岛上布有眼线,但来回传信并不方便,通常一个月一次或者两个月一次。偶尔遇上突发状况,三、四个月甚至半年传一次消息也有的。
所以,接到宣德帝密旨时,他的内心大为震撼,没想到短短三个月里,对岸的岛上已经发生了这么多事。同时,也对李俏俏这个少年状元升起了浓烈的敬意。
携三千精兵勇闯台岛,施金逸觉得他这辈子都做不来这中事,不光是胆量不足,脑子也不够使。
怀揣着对这位少年状元的敬仰与好奇,他率领两万多名官兵,分乘180多艘战船,直捣黄龙。
驻扎岭南十年有余,施金逸与前朝水将窦英纯已经有过不下百次的短暂交锋,相互之间对彼此可谓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
这一次,战争甫一打响,对方的应变速度、招式、战略等方面,施金逸通通感觉到了极大的不同。
窦英纯慌了。
意识到这一点,施金逸心中大定,心道:万岁爷诚不欺我,前朝欲孽果然被状元郎打乱了阵脚。
于是,他不断挥舞令旗,丰军180多艘战船的攻击变得越发猛烈起来。
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矢石如密集的雨点,火与血染红了海水与岸边的礁石……
这场战争只持续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结束的比李俏俏预料中的还要快。大约是己方士兵越战越勇,敌方久疏战阵、兵败如山倒。
出于敬重,打下台岛的当天,施金逸跟李俏俏匆匆见了一面,寒暄几句,就立刻乘船回岭南去了。因为他深知两员主将都在这里,容易引发麾下将士之间的分歧。
施金逸有心与李俏俏这等能人交好,自然不愿意因为底下人的“分赃不均”与她产生嫌隙。且他自认收复台岛一事,李俏俏当居首功,他完全没必要留在这里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