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三国之我是刘皇叔> 第39章 大获丰收的秋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大获丰收的秋天(3 / 5)

这样既可以增加土地肥料,也可以烧死田间的病虫虫卵,还有一些杂草的种子。

刘俨亲自种植的一亩官田,虽然是上田,但早晚两季稻,收成六石稻谷,这个事实,很快便传到了鄂城。

以及夏口周边的下羡、嘉鱼等县城。

入冬之后,苏飞都亲自来了一趟夏口,带着鄂城县丞和主薄,说是来学习耕种之法。

亩产六石稻谷,这个成果要是能够推而广之,这绝对促进人口的爆发式增长。

历史上明清两朝,人口突然暴增,就是因为长江流域,水稻收成提高,从而减少了饥荒,这才让华夏人口迎来了暴涨。

这才有了后来的江南富甲天下,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秋收结束,刘俨在县衙听取了秋收成果。

“启禀大人,今年我县粮食丰收,百姓家家有余粮,百姓们都在询问收粮价格。”

“敢问大人,按多少价格收购为宜呢?”

往年百姓都只能勉强度日,可没有余粮出售。

所以官方的价格都是三百五十钱一石,用来收购豪族手中的余粮。

刘俨听完县丞李季之言,遂看向门下掾吏张同。

“张掾吏,今年荆州粮价如何?”

张同负责对外销售精盐,手握荆州八郡销售路线,还有与庐江、豫章、许昌方向,他现在也开拓出了一定的销售路线。

因为夏口出产的精盐,在上层世家贵族眼中,那可是奢侈用品。

现在夏口出去的雪花精盐,因为产量有限,价格已经炒到三百钱一斤。

而普通的粗盐,则仅仅只有六十钱一斤。

“回禀明公,今年江陵、襄阳风调雨顺,粮价趋于稳定,市场上价格维持在四百钱以内一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