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县丞赵诚带着随从衙役到来,林盛也没了之前的嚣张,后退一步,拱手作揖道:“赵县丞误会了,晚辈发现一名驿馆杀人嫌犯,准备捉拿回县尉署审讯。”
林盛说罢,连忙示意手下随从,就想把刘俨直接拖走。
“学生刘俨,拜见县丞大人。”刘俨并没有反抗,而是躬身向赵诚一拜,任凭林盛手下的随从,冲了上来挽住自己的双臂,面向赵诚行礼。
“学生受子通先生之托,前来给县丞大人送信,昨晚才刚刚回到竟陵,实在不明何故成为林公子口中的嫌犯?”
“反倒是这些人,冒充官差,枉顾大汉律法,私自缉捕学生,还请赵县丞做主。”
刘俨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让赵诚暗自赞赏,尤其是得知刘俨身上有子通先生的书信,他自是把刘俨直接当做了自己人。
“大胆家奴,安敢在我县丞署门口私自抓人,还不给我退下,莫非想要造反不成?”
赵诚虽然是第一次见刘俨,但他与黄子通,当年在荆州州学有过同窗之谊。
后来黄子通更是去了洛阳太学读书,而他只能回到县里任职,但总算有了一些联系。
这些年来,二人私交虽然一般,但黄子通对于赵诚来说,那可是一辈子都是需要仰望之人。
赵诚素来知道,黄子通为人倨傲,不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休想得到他的认可。
但刚才刘俨却把黄子通的私人名刺,通过门子呈送到了他面前。
像这种私人身份的名刺,不是关系莫逆,是不会转送给他人作为信物之用的。
因为一来容易被人利用,二来容易损坏名义形象。
既然刘俨能够拿着黄子通的私人名刺拜见自己,那就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刘俨与黄子通关系莫逆。
第二种则是,这名刺是刘俨偷来的。
但赵诚基本可以确定,不可能是第二种,因为只要自己与来人碰面,就可以拆穿身份,这样的傻事,想来不会有人干。
随着赵诚一声令下,身后的数名衙役,一拥而上,把按住刘俨双臂的两名奴仆给反制了起来。
“赵县丞,莫要被此人蒙骗,此人是城北驿馆驿吏刘业之子。”
林盛见状,连忙扬声道:“吾现在怀疑,此人正是刘业窝藏赃物的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