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最让人动情的地方,就是用平直的语调和歌词,描绘了一个国家国势缓缓升起,而我等有幸身处其中。
试想一下,一介穷国刚结束百年的动荡,有着五万万的人口,产业却只有农业,人才方面,也只有一群毅然学成回国的年轻学生。
通过长达百年的斗争,这个国家的人民,终于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人。尽管还不适应,但作为这个国家历史上最初当家作主的人,他们为同国外的差距,感到扼腕叹息,对自己和国家的未来,却抱之以热衷的期望。如果不理解这种带着心气的扼腕叹息,也就理解不了那段历史。
后世有些人看来,觉得不切实际和滑稽,一个刚摆脱百年国耻的国家,居然想像西方先进国家一样,拥有最好的技术和科学。
他们会站在上帝视角,点评说这有问题,那有问题,丝毫不去想,那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干了三代人才能干出业绩。
也正因为没设身处地的思考过那段历史,才会觉得追赶可笑。
颜政教着教着,心里头就不由得联动了,他觉得他也是这个世界的探索着,其实在某种程度,他所追求的,不也是让这个民族,彻底走向平等独立和自由吗?
想到这里,他嘴角的笑意就泛进了心里。
望着眼前可爱的学生们,他突然有了一阵感慨,东蕃虽小,可却有着战胜死亡的年轻,大明虽大,可却垂垂老矣!
正如那句: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
他欢快一笑,带着学生继续高歌一曲。
等下课后,他哼着小调来到第一纺织厂。
一进厂,就看到厂长黄明兰,正在那里训斥女工。
这个唯一的明裔厂长兼唯一一位女厂长,原本在老家时,就是纺织好手,在厂长竞选中脱颖而出。
更大的优点在于是个急性子,又是个不服输的性子,所以当起厂长来,气势非常的足。
颜政等她骂完人后,才拿着一张设计图对她说:“黄明兰,召集一批十几个明裔妇女,帮我把这旗帜缝制出来!”
黄明兰先鞠了一躬,笑嘻嘻的接过图纸后,就看了起来,只一眼她眉毛就跳了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