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七又仔细看了看,觉得这钱上的文字,粗鄙是粗鄙,但这钱边缘的这圈密密麻麻的花边,倒是设计的极为巧妙。
他望了望田五,心里想着要不要提醒一二,因为他一眼就认定,这短毛大王这么铸钱,是会亏本的!铸多少,亏多少!
当然,这是他站在他自己见识和大明的角度,他不会想到,东蕃已经用上了水力铸币机,铸币就像是喝水一样容易。
他思考一阵后,决定有便宜不占是傻子,反正东蕃也是学着大明铸钱,他们铜料太多,也怪不得宋家。
“这钱是你家大王新铸的吧!”宋老七换了张笑脸说:“这次您带来了多少?”
“十五万枚,清单上写着,当1文的8万枚,当2文的5万枚,当5文的2万枚!”
“也不多啊!”宋老七心中暗想,直接道:“田兄弟也不必找别处了,这点铜钱,我宋老七就能帮你换了!”
田五没有多想,点头说:“你能换掉的话,我也没意见,不过你得按照这个比例来换。”
宋老七看了一眼,觉得没有一点问题,甚至还嘲笑了一回,觉得这个东蕃大王可能不懂铜钱的成色。
等商议完此事后,两人便是就这次交易的货款和货物,做了安排。
最近的贸易,已经主要是铁器和麻纱。
由于东蕃的影响,漳泉两地的铁匠铺格外的多了起来,已经不下一千余家,这些铁匠铺日夜不熄,也舍得花钱招募学徒。
甚至不少小商贾都开始投资铁匠铺,反正练出生铁,只要运到月港,就能换成银子或者东蕃货,再将东蕃货转手一卖,立马就能就能获利颇丰。
而且不单单影响了铁匠,也影响了不少的农民,不少人开始将山地开出来,种成一片片的苎麻。
种植收割后,只要弄成麻纱,或者直接将麻杆出售,就能获得一份额外的收入。
东蕃物美价廉的大块夏布,也深受漳州百姓的喜爱,这种大块夏布制造衣服,只需要简单裁剪,就能做出合体的衣服,不仅不需要拼接,还减少了许多的浪费。
现在江西商贾,都已经停止了运进夏布到漳州,实在是竞争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