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秦国南北两域皆有重兵,短时间内实难拿下,若是给予秦国应对之期,必然陷入僵局,战场局势将更加难以把控,尤其长途跋涉将严重消耗我方精力。”章庆君道。
“不错!”含冠君道。
“此次主战场在秦国腹地,若我们分开,无法首尾相顾,一旦陷入僵局,有很大的风险会被秦军逐个击破,那时可就得不偿失。”府元君开口。
“我明白诸位所忧。”黎阳君随即将腰间长剑拔出,指向地势图的两处方位,“你们看这里。”
距离函谷关,百里外的两处关隘。
“闸义道,古封道?”含渠君神情异样,似猜到了其所想。
闸义道和古封道位于函谷关的一南一北,与函谷关一同巩固秦国内地的疆域。
“若有两支兵马从闸义道及古封道而入,绕道至秦军后方,那时,我们必将胜券在握。”黎阳君开口道。
“我们都能想到,穆瑰夏又岂会不派兵镇守?”府元君眼神落在这两处方位,开口:“即使攻破了闸义道及古封道,可这两处关隘地势狭长,道路曲折,不适宜大军行进。”
山路崎岖,兵力太多根本无法行进,何况还要押送辎重,将更加艰难。
“若只有十万兵马,且放下不必要的军械等辎重,快速拿下这两处关隘,不给秦军回转支援的时间,一日内通过闸义道和古封道,足可决定战局。”章庆君指出问题。
说到此处,诸人眸光微凝,也明白了章庆君话中的含义,只要拿下了闸义道和古封道,就基本是取得了此次胜利。
“或可行。”诸人心头沉吟。
“不过,谁去攻破这两处关隘?”镇泉君道。
六位封君大将眼神闪烁,闸义道和古封道乃秦国关隘,地势狭隘,虽有重兵,但也不用面对秦军主力…攻破这两处关隘,可减少许多风险。
也在话语落下的瞬间,吴王朝和齐王朝的封君大将相继走出,道:“我们的兵力刚好十万,前去破闸义道和古封道,正合适。”